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唐代的詩僧與僧詩=The Monk Poets and Monk's Poems in Tang Dynasty
作者 高華平
出處題名 閩南佛學:第三輯(2004)
出版日期2005.09
頁次468 - 504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唐代; 詩僧; 僧詩
摘要唐代佛教僧侶詩人的詩歌創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主要表現為詩僧和詩作數量之眾、詩歌創作特色鮮明及偈頌體的形成等幾個方面。唐代佛教僧侶的詩歌創作,大致可分為初盛唐和中晚唐兩個時期。初盛唐時期的僧詩,詩歌內容比較廣闊,風格也與當時詩壇相近。中晚唐時期,“詩僧”概念正式形成,詩人和詩作數量劇增,其中靈一、護國、清江、法振、靈澈、皎然、貫休、齊己影響最大;而寒山詩及道世、良價、文偃、居遁等人的偈頌創作尤富特色。唐代佛教僧侶詩人的詩歌創作,在唐詩史和中國文學史上均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
目次一、詩僧、僧詩和偈頌 469
(一)佛教僧侶詩人及其作品數量 469
(二)詩僧 470
(三)詩與偈頌 471
二、唐代僧詩的基本特點 472
三、靈一、護國、清江、法振和靈澈 476
(一)靈一 476
(二)護國和清江 478
(三)法振和靈澈 480
四、皎然、貫休和齊己 481
(一)皎然 482
(二)貫休 486
(三)齊己 488
五、寒山詩和道世、良價、文偃、居遁的偈頌 490
(一)寒山詩 490
(二)道世、良價、文偃、居遁的偈頌 492
六、唐代僧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496
點閱次數175
建檔日期2022.07.22
更新日期2022.07.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4578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