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大乘入楞伽經》對分別式認知的反思—— 以「五法」、「自心所見」、「如幻」為線索
作者 林承德 (著)
出處題名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1屆)
出版日期2020.09
頁次350 - 361
出版者佛光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ebsite.fgu.edu.tw/zh_tw/about
出版地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
關鍵詞楞伽經; 五法; 如幻; 分別; 認知哲學
摘要《大乘入楞伽經》(以下簡稱為《入楞伽經》)就一般眾生的分別式認知進行深刻的批判與反思。《入楞伽經》指出,一般的眾生只是以分別式的認知在認知世界,但分別式的認知卻是夾帶著很多問題。根據《入楞伽經》,藉由此種未經鍛鍊的認知能力所帶出的認知成果和論斷都不是真正可靠的,一般眾生所形成的認知成果,充其量只能被稱之為「自心所見(sva-citta-dṛśya)」,而《入楞伽經》所要提供的解決之法,即是要鍛鍊出「自證聖智(pratyātma-ārya-jñāna)」。在解讀文本時,會發現《入楞伽經》出現「無外境界」、外境悉無有」、「外境實非有」、「無諸外境」、「外實無有色」這些用詞,似乎是主張外在世界並不存在,這樣一來,可能會誤以為《入楞伽經》提出自相矛盾的主張:一方面指出必
須遠離對「存在(有)」、「不存在(無)」的論斷,但另一方面又反過頭來聲稱外在世界不存在。本文將透過適當地解讀「自心所見(sva-citta-dṛśya)」來處理這個論題,論述《入楞伽經》的用意是指出世界並非如同一般眾生所認知的那樣而存在,因此說外境不存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屬哲學義理的研究,文中進行關鍵引文的解讀與哲學的思辨,試圖提出合理且具說服力的觀點,一方面提供解讀《入楞伽經》的一個視角,另一方面則將《入楞伽經》所提出的洞見來進行後續課題的討論。本文的研究步驟將先藉由解讀「五法(pañca-dharma)」的概念,總攝地說明《入楞伽經》所提出的一般眾生的認知問題與解決之道。其次,解讀「自心所見(sva-citta-dṛśya)」來更深入了解《入楞伽經》要給出的說明:並不是死板地聲稱外在世界不存在,而是主張在未經鍛鍊之前,一般眾生對於外在世界的認知與論斷都會有所偏差,因此不能算數。接著,藉由解讀與闡發「如幻(māya-upama(-tva))」之義理,做為解方之一。本文預計的論述架構如下:一、前言。快速介紹研究主題、典籍依據、前人研究、研究方法。二、分別式認知的形成與侷限。藉由《入楞伽經》中的「五法」之說,可在文章開張之時就先快速理解分別式認知的構成與侷限,和心態經鍛鍊之後可以達至的成果。三、未經鍛鍊的認知能力不足以論斷世界。此節藉由解讀「自心所見」之義理,指出在未經鍛鍊所進行的認知活動,其所得出的認知結果,都只是眾生自己心態的投射而已。凡是經由分別式認知活動所形成的論斷,都不真確,因此,《入楞伽經》將之總括稱為「外境實非有」或「外境不可得」。四、以如幻觀脫離分別式的認知作用。此節論述藉由一切法如幻之觀念,可以幫助眾生走出分別的限制。五、「外境不可得」可引發的啟發與應用。此節論述「外境不可得」之義理可以應用在當代社會與生活中,是《入楞伽經》豐富資源中的一點點應用。六、結論。總括全文。
目次一、前言 352
二、分別式認知的形成與侷限 352
三、未經鍛鍊的認知能力不足以論斷世界 355
四、以如幻觀脫離一般的認知作用 357
五、「外境不可得」可引發的啟發與應用 359
六、結論 359
參考文獻 361
點閱次數253
建檔日期2022.10.13
更新日期2023.09.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5131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