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空之探究
作者 釋印順 (著)
出版日期1985
頁次302
出版者正聞出版
出版地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本書的主題就是「空」。簡單的說:
「阿含」的空,是重於修持的解脫道。
「部派」的空,漸傾向於法義的論究。
「般若」的空,是體悟的「深奧義」。
「龍樹」的空,是『般若經』的假名、空性,與『阿含經』緣起、中道的統一。

「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離佛法。

【空之探究自序】
我在『中觀今論』中說:「在師友中,我是被看作研究三論或空宗的」。我「對於空宗根本大義,確有廣泛的同情」,但「我不能屬於空宗的任何學派」。問題是:我讀書不求甚解,泛而不專,是不適於專宏一宗,或深入而光大某一宗的。還有,面對現實的佛教,總覺得與佛法有一段距離。我的發心修學,只是對佛法的一點真誠,希望從印度傳來的三藏中,理解出行持與義解的根源與流變,把握更純正的,更少為了適應而天(神)化、俗化的佛法。這是從寫作以來,不敢忘失的方針。
前幾年,為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的寫作,在閱讀『般若經』時,想起了三十多年前,『中觀今論』的一個見解:「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中論確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抉發阿含經的緣起深義,將(大乘)佛法的正見,確樹於緣起中道的磐石」。這一論斷,出於個人的論斷,不一定能受到佛學界的認可。對於『般若經』的空義,既有了較明確的理解,不如從「阿含」、「部派」、「般若」、「龍樹」,作一番「空之探究」,以闡明空的實踐性與理論的開展。這一構想,就是寫作本書的動機。
目次第一章 『阿含』:空與解脫道
第二章 部派:空義之開展
第三章 『般若經』:甚深之一切法空
第四章 龍樹: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一
ISBN9789570366495
點閱次數152
建檔日期2022.10.28
更新日期2022.10.2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5366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