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遼代佛教藝術之研究=The Buddhist architectures under the Liao
作者 丁垚 (著)=Ding Yao (au.)
出處題名 2011 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台北國際學術研討會「從南亞到台灣—文化資產.歷史記憶.佛教藝術」論文集
出版日期2012
頁次361 - 382
出版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3.tnua.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佛教=Buddhism; 建築=architecture; 遼=Liao
摘要遼代,也被稱為契丹王朝,自西元907年至1125年止,是一個領土涵蓋滿洲、蒙古和部分中國北方地域的東亞王朝。它是由契丹耶律家族於西元907年所建立的,同一年唐朝也走向了滅亡之路。
現存的遼代佛教寺院,是遼代最珍貴的佛教藝術遺產之一,也是中國甚至東亞最重要的建築物。大多數的寺院,例如,位於遼寧省的奉國寺,位於天津的獨樂寺,以及其他13個尚存或已毀損的寺院,都結合了中國庭院設計,建築物主體是以木材為結構,用的是中國最頂級的木材,材料本身不僅尺寸巨大,更具高度的藝術價值。由於遼代皇室篤信佛教,是虔誠的佛教徒,因此建造宏偉的寺院也代表了佛教的崇高價值。
此外,遼代建築也結合了多種藝術形式,例如木樑上的彩繪,描繪佛教故事的壁畫,以及雕像,這些雕像都還以原始的面貌,保存在它們原來安放的位置上。就以奉國寺為例,它應該是遼代最具規模、也是最重要的建築,因為它是由皇室所供養的;它的大雄寶殿裡的彩繪、壁畫和雕像都還保存完初,可以說是研究遼代佛教藝術最完整的範例。殿裡由多種不同的藝術風格,相互融合、互動,創造了一個遼代佛教世界的形象。
根據全球的資訊,並將不同形式的遼代藝術並列一起來討論、研究,必須整合各種不同領域,如建築、考古、圖像學、宗教和歷史的方法論。在田野調查中,運用先進的設備和儀器,釐清歷史、宗教文件,和遼代佛教寺院的歷史特徵,以做為文化溝通的文本,這些研究重新詮釋了它們珍貴的藝術價值。不論以研究的主題或研究方法而言,這項研究使中國建築史的架構更臻完善。
目次摘要 377
1. 簡介 378
2. 佛陀世界的形成:奉國寺主殿的彩繪 380
3. 人間與佛教世界的連接:獨樂寺的觀音閣 381
4. 結論 382
ISBN9789860351088 (pbk); 9789860351095 (hc)
點閱次數72
建檔日期2023.03.22
更新日期2023.03.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6721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