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大乘通說~禪波羅蜜)
作者 釋開仁 (口述)
出處題名 福嚴會訊=Fuyan Journal
卷期n.42
出版日期2014.04
頁次16 - 29
出版者福嚴佛學院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fuyan.org.tw/index.html
出版地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目次前言 16
壹、綜貫一切,歸於一乘 16
一、佛出世之本懷 17
(一)依人菩薩行而向佛道,乃契理契
機之說 17
(二)「一切眾生皆成佛道」之說,乃立本於佛法的世界性 17
二、以一乘攝一切 18
(一)回小向大 18
(二)習氣 19
(三)《大智度論》攝眾生根性有三類,有從三門入的不同 19
(四)以「方便說」與「實說」統攝一切,而入於一乘 19
三、成佛的種性 19
(一)佛性的意義 19
(二)成佛的可能性,可分別為二種佛性(依中觀義說) 19
(三)中觀學者依於性空緣起的深義,確信一乘 20
貳、總述大乘心要 20
一、菩提心為菩薩道的根本 20
(一)菩提薩埵之意義 21
(二)依三心修一切善行 21
(三)菩提心的類別 21
二、無上菩提的行、位、果 22
參、菩薩六度之前五度 22
一、總說 22
(一)六度的深化與廣化 22
(二)五度如盲,般若為導 22
(三)六度之特質 23
二、布施、持戒與忍辱三度 23
(一)布施度之重點 23
(二)持戒與忍辱度之重點 24
三、精進度 24
(一)治障難 24
(二)修四力 26
四、禪定度 26
(一)總說禪慧二度之重要性 26
(二)修習止 27
(三)成就止 29
ISSN20700520 (P)
點閱次數48
建檔日期2023.05.23
更新日期2023.05.2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135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