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魚山聲明集》研究──中國佛教梵唄發展的考察(上) |
|
|
|
作者 |
賴信川 (著)
|
版本項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10.03 |
頁次 | 197 |
出版者 | 花木蘭文化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mulan.tw/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叢書名 | 法藏知津‧初編 |
附屬叢書 | 中國佛教研究集成 |
叢書號 | 15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賴信川,台灣台北縣人。台灣華梵大學東人文思想研究所文㈻碩士,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博士。學術專長為中國文學史、中國思想史、佛教史、梵唄史及佛典翻譯等。歷任光武技術學院、北台科技學院、德霖技術學院、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等多校通識學科教師。現任淨覺僧伽大學(泰國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台灣分校)、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主授語文及佛教學相關學科。著有《一路念佛到中土――梵唄史談》、《遊心法海》。 |
關鍵詞 | 梵唄; 佛教史; 天臺宗; 日本 |
摘要 | 梵唄,固然可以當作佛教藝術/音樂的層面來研究,然而梵唄不僅只是音樂藝術而已,最重要的:它是一個成佛做祖的方便道――「戒、定、慧」三無漏學之藝術。如果忽略了梵唄在 佛教教理上的位置,將無法探得梵唄的真實面貌。而研究中國佛教的梵唄發展史,需要一個有利的視角,以方便切入發展上的脈絡,使成為全面性開展考察的基礎。《魚山聲明集》符合了這個條件,它不僅是自唐以來流傳至今,日本佛教天臺宗的「聲明集」,更是一本收錄了隋唐風格的梵唄課誦本。其所具備的條件正可以扮演了這個切入中國佛教梵唄研究的重要角色,因此選擇了本書作為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本研究是以「梵唄的四個重要基源問題」所構成的「梵唄研究模型」作為考察基礎,「梵唄的四個重要基源問題」,也就是以「結構論」、「角色論」、「功能論」與「歷史觀」的架構作為本研究的開展。就此將本研究的章節敘述如次: 第一篇序論,在「序論」中下屬三章,分別是:第一章、《魚山聲明集》研究的主題;第二章、前人研究成果及佛教梵唄與音樂的研究徑向;第三章、本論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篇為聲明的意義與唄讚文化的發展,這一篇是用來作為了解「魚山聲明」的背景知識, 下屬三章二節,分別是:問題點之所在;第四章、「聲明」與「梵唄」;第五章、梵唄的功能與角色思想;第六章、印度與我國㉂漢魏到隋唐唄讚文化的發展;小結。 第三篇為隋唐梵唄的遺風――《魚山聲明集》,這篇就是研究本文主題《魚山聲明集》的成 果,下分三章二節,內容如次:問題點之所在;第七章、《魚山聲明集》的編訂及其流傳;第八章、《魚山聲明集》內容的特色與構造;第九章、《魚山聲明集》的保存與研究現況;小結。 第四篇為總結――《魚山聲明集》帶給我們的啟示,該篇不分章,直接分成四節,內容如次:第一節、禮失而求於諸野;第二節、現行臺灣梵唄研究方式的省思;第三節、成立「佛 教梵唄史」的條件;第四節、「魚山聲明」研究的未來展望。 |
目次 | 自序 附圖一:《魚山聲明集》首頁 附圖二:日本佛教天臺宗課誦本 附圖三:魚山大原寺地圖 附圖四:魚山大原寺實光院 附圖五:魚山大原寺勝林院藏「調子竹」用作音律之律準 附圖六:天臺聲明練習用的「音律器」 附圖七:日本佛教天臺聲明傳人 第一篇 序論 1 第一章《魚山聲明集》研究的主題 3 第一節 研究佛教梵唄的意義 4 第二節 我國梵唄流變之溯源 13 第三節《魚山聲明集》的學術價值 21 第四節 導歸佛教梵唄史之研究基礎 28 第二章 前人研究成果及佛教梵唄與音樂的研究徑向 41 第一節 臺灣方面相關課題的研究 43 第二節 中國大陸方面的研究成果 58 第三節 日本方面的研究成果 68 第三章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 81 第一節 佛教梵唄研究之理念 81 第二節 研究方法──梵唄模型論的提出 83 第三節 本論文的研究計畫與章節安排 88
第二篇 聲明的意義與唄讚文化 95 問題點之所在 95 第四章 「聲明」與「梵唄」 101 第一節 「聲明」的意義及與「梵唄」的關係 103 第二節 釋迦牟尼佛對音樂的態度 122 第五章 梵唄的功能與角色 137 第一節 佛塔供養與唄讚文化的興起 138 第二節 音聲何以成為佛事──佛門的唄讚觀 152 第三節 儀式與梵唄 175 |
ISBN | 9789862541579 (精裝) |
點閱次數 | 191 |
建檔日期 | 2023.07.06 |
更新日期 | 2023.07.0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