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念之交涉 |
|
|
|
作者 |
呂凱文 (著)
|
版本項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10.08 |
頁次 | 170 |
出版者 | 花木蘭文化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mulan.tw/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叢書名 | 法藏知津‧初編 |
附屬叢書 | 中國佛教研究集成 |
叢書號 | 1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呂凱文,臺灣彰化市人,1969年出生。學術興趣廣泛,從古印度宗教到當代哲學思想皆喜歡涉獵。1992年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1995年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1997年就讀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習梵語巴利語等古典佛教語文,並於2002年取得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教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圓光佛㈻院、真理大學等學術單位,並擔任《法光月刊》總編輯。目前為台灣的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的專任副教授兼所長,並擔任《世界宗教學刊》總編輯,以及巴利學研究中心主任等職。 |
關鍵詞 | 緣起論; 阿含部 |
摘要 | 「緣起」乃是初期佛教最為重要的教理之一,本論文研究目的即在於澄清與詮釋初期佛教之緣起概念的一般性意義。本文詳細考察「緣起」與「緣已生法」這兩個概念的區別,並且檢視阿毘達磨佛教傳統對於這些概念可能存在的誤解。有別於傳統研究方法,本文也採取「編輯者之詮釋性」的研究策略,藉著與「緣起」相關的種種概念來檢討這個主題的內涵與外延。全文分為七章。第一章「導論」,主要是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進路、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研究資料、歷來重要研究成果與論文結構。第二章「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分析」,分析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並藉此分析的成果作為理解緣起概念之準備。第三章「『緣起』與『緣 已生法』之差別」,對於「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加以探究,並且嘗試檢視阿毘達磨佛教 傳統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此後,第四章「緣起之界」、第五章「緣起之諦」與第㈥章「緣起 之食」,分別探討「界」、「諦」與「食」這三個概念與緣起之交涉,並藉上述探討的成果重新 詮釋緣起與「界」、「諦」與「食」三個概念的動態意義。第七章「結論」,對本文以上論述作扼 要回顧,予以結論。 |
目次 | 凡例 1 1 導論 1 1.1 研究目的與進路之說明 1 1.2 研究策略之說明3 1.2.1 編輯者之詮釋性3 1.2.2 重現佛陀教說之可能性 5 1.2.3「重現佛陀教說之可能性」之難題與回應 8 1.3 研究方法之說明 10 1.4 研究範圍之說明 12 1.5 研究資料之說明 14 1.5.1 漢譯《阿含經》 14 1.5.2 巴利語五部《尼柯耶》 15 1.6 歷來重要研究成果舉要 16 1.6.1 歐美學界 17 1.6.2 日本學界 19 1.6.3 國內學界 20 1.7 論文結構之說明 20
2 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分析 25 摘要 25 2.1 前言 26 2.1.1 緣起之重要性 26 2.1.2 緣起之難解 27 2.1.3 理解緣起之適當步驟 27 2.1.4 五蘊、六處於法義裡的類別 29 2.2「緣已生法」之考察 30 2.2.1 paticca-samuppanna dhamma釋義與漢譯 30 2.2.2 緣已生法的數目與屬性 32 2.3「緣」(paccaya)之考察 33 2.3.1 澄清幾點問題 33 2.3.2 漢語佛典之「緣」義 36 2.3.3 巴利語 paccaya 之解讀 38 2.4 「緣起」之初步考察 40 2.4.1 paticca-samuppāda釋義 40 2.4.2 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與雙向進路 41 2.4.3 滅之緣 44 2.4.4 pratītya-samutpāda的漢譯 46 2.4.5 因緣類詞彙與概念的共通義 50 2.5 小結 53
3「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 55 摘要 55 3.1 前言 56 3.2 問題之提出 56 3.2.1 佛陀於《相應部》〈緣經〉之開示 56 3.2.2「緣已生法」與「緣起」之初步解讀 57 3.2.3 援引、澄清與證成印順法師的部份觀點 59 3.3 阿毘達磨論書觀點之考察 64 3.3.1《品類足論》觀點之考察 64 3.3.2 有餘師觀點之考察 65 3.3.3 脅尊者觀點之考察 68 3.3.4 尊者妙音觀點之考察 68 3.3.5 尊者望滿觀點之考察 69 3.3.6 《集異門論》及《法蘊論》觀點之考察 70 3.3.7 尊者世友觀點之考察 71 3.3.8 大德(法救)觀點之考察 71 3.3.9 尊者覺天觀點之考察 72 3.3.10 覺音《清淨道論》觀點之考察 72 3.4 小結 73
4 緣起之界:《相應部》〈緣經〉之界(dhātu)詮釋 75 摘要 75 4.1 前言76 4.1.1《雜阿含》「雜因誦」之緣起、食、諦、 界相應 76 4.1.2 編輯者對於佛典之詮釋性 77 4.1.3 本文隨後的思考進路 79 4.2 相關研究之省察 80 4.2.1 問題之提出 80 4.2.2 松本史朗的dhātu-vāda批判 81 4.2.3 平川彰的回應 84 4.2.4 對於松本史朗與平川彰之觀點的省察 86 4.2.5 諸學者對於《相應部》〈緣經〉裡dhātu之理解 87 4.2.6 覺音論師之觀點 90 4.2.7 平川彰對於覺音論師之觀點的解釋 91 4.2.8 對於平川彰上述解釋的省察與批評 93 4.3 重新評估《相應部》〈緣經〉之「界」義 93 4.3.1 從文法分析解讀《相應部》〈緣經〉之 「界」義 93 4.3.2「界」之範圍義 95 4.3.3 界與法性 98 4.4 小結 100
5 緣起之諦 101 摘要 101 5.1 前言 102 5.2 問題之提出 103 5.2.1 四諦是緣起教學之整理 103 5.2.2 問題之提出 106 5.3 緣起與四諦的交涉 106 5.3.1 緣起與四諦之教理類型 106 5.3.2 緣起與四諦之相似處:如、不離如、不異如 108 5.3.3 苦諦與緣起之交涉 111 5.3.4 集諦與緣起的交涉 113 5.3.5 滅諦與緣起之交涉 116 5.3.6 道諦與緣起之交涉 117 5.4 緣起之諦 122 5.4.1 諦的四重性 122 5.4.2 諦為「要義」義 125 5.5 小結 126
6 緣起之食 129 摘要 129 6.1 前言 130 6.1.1 問題之提出 130 6.1.2 相關研究成果之檢視 131 6.2 初期佛教之「食」義 132 6.2.1 一切眾生由食而存 132 6.2.2 六根與食(eat) 135 6.2.3 六根之食(food) 137 6.3 緣起與食之交涉 141 6.3.1 四食:初期佛教對於食物種類的分析 141 6.3.2 緣起系列裡之「食」支 142 6.4 緣起之食 144 6.4.1 食義之普遍性 144 6.4.2 食(food)即緣(paccaya) 146 6.4.3 食(eat)即緣起概念之一般性意義 146 6.5 小結 147
7 結論 149 7.1 本文的研究目的回顧 149 7.2 本文結論 150 7.2.1 關於「緣起」之結論 150 7.2.2 關於「界」之結論 151 7.2.3 關於「諦」之結論 151 7.2.4 關於「食」之結論 152 7.2.5 結論 152
8 參考文獻 153 8.1 佛教典籍 154 8.2 工具書 156 8.3 專書與論文 158 8.3.1 中日文參考書目 158 8.3.2 西文參考書目 162 |
ISBN | 9789862542583 (精裝) |
點閱次數 | 139 |
建檔日期 | 2023.07.07 |
更新日期 | 2023.07.0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