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儒道佛三教關係簡明通史=Rú Dào Fó Sānjiào Guānxì Jiǎnmíng Tōngshǐ=A Brief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作者 牟鍾鑒 (著)=Mù, Zhōn-gjiàn (au.)
出版日期2018.05.01
頁次616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市,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本書認為,中華文明的源頭在堯舜三代的「克明俊德」、「協和萬邦」和「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中經老子道法自然與孔子仁恕通和的互補,為三教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原則和方向。兩漢到隋唐,儒學主導,道學(道家和道教)壯大,佛教進入。儒道由互絀而互通,儒道與佛教由生疏、爭論到理解、互鑒,形成儒為主、道佛為輔的不等邊文化三角間架,左右了中華思想的主流走向。宋明時期,三教理論融合形成三個高峰:儒家道學、道教內丹學、佛教由禪宗發展出各種禪學。明清時期,三教合流擴散下移,從精英文化擴演為民俗文化,影響到其他宗教。民國以來,西學大潮湧進,三教俱被邊緣化和貶抑,但仍保持對民俗生活的廣泛影響;三教精英用三教通和的精神,在堅守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同時,吸納西學的精萃,剔除西學的糟粕,推動三教的創新和復興,展示了自身的頑強生命力和現代價值。本書重在探討歷史上儒、釋、道三教的互動關係,目的在於以史為鑒,為我們今天處理社會主義文化、傳統文化、西方文化提供歷史依循。最後本書認為歷史上形成的「多元通和」文化模式應為我們當代人繼承和發揚。
目次自序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研究儒、道、佛三教關係的重要性
第二節 儒、道、佛三教內在結構的多元互補性
第三節 儒、道、佛三教的主要內涵與精神
一、儒家
二、道家
三、佛家
第二章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儒道關係史
第一節 中華文明多元通和傳統的早期形成
第二節 孔老並生、儒道互補構成中華精神發展的軸線
一、孔於是中華德文化承前啓後的道德大師
二、老於是開拓中華文化深層哲學思維的智慧大師
第三節 戰國後期儒道兩家的互評與對先秦文化的總結
一、儒家荀子的總結
二、道家《呂氏春秋》的總結
第四節 兩漢時期中華思想文化的綜合發展
一、道家思想的實踐與發展
二、儒家思想的實踐與發展
三、兩漢時期儒道關係史小結
第三章 儒、道、佛三教關係發生階段(漢末時期)
第一節 東漢人將佛陀視為神仙
第二節 漢末佛教漸具規模
第三節 牟子《理惑論》與三教碰撞的正式發生
第四章 儒、道、佛三教互動並在論爭中求同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一節 儒家經學的分化與創新
一、魏晉玄學經學
二、魏晉南北朝經學的理性化、多樣化
第二節 新道家玄學的興盛與道教的壯大
一、玄學引領學術潮流
二、道教的壯大
第三節 佛教的崛起與融會發展
一、佛經翻譯與東傳規模的擴大
二、佛教信仰擴展到社會上層和多民族地區
三、中華高僧大德相繼問世
第四節 儒、道、佛三教之間的論爭與融合
一、東晉時期儒佛的論爭與佛家走近儒家
二、劉宋時期三教之間的幾場大辯論
三、齊梁時期三教爭論走向高潮和學理的深入探討
四、二武滅佛的極端事件
五、三教融合的理論與實踐及其歷史意義
第五章 儒、道、佛三教鼎立具全國規模併成為常制階段(隋唐時期)
第一節 儒家經學的一體化、制度化和經世致用
一、儒家經學的統一
二、儒家經學的制度化
三、儒家經學的經世致用
第二節 儒學復興運動中的排斥佛老與融會佛老
一、傅奕、韓愈排斥佛老
二、柳宗元、李翱融佛補儒
第三節 道教的興盛和理論創新
一、皇室崇道
二、道教清修派著名道士
三、道教理論的重大創新——重玄學的建立
四、外丹道的昌盛、危機與鍾呂內丹道的興起
第四節 隋唐佛教的大繁榮和佛教中國化事業的成功
一、隋唐王朝對佛教的大力扶持
二、隋唐譯經的成就
三、隋唐佛教主要宗派及其中國化的程度
四、隋唐佛教對中華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第五節 隋唐儒、道、佛三教關係綜論
一、三教關係的新格局
二、三教會通理論家宗密和三教關係文獻學家道宣
第六章 儒、道、佛三教理論深層融合並出現學説創新高潮階段(宋、遼、金、西夏、元、明時期)
第一節 儒家經學的重大變遷
一、“四書”成為儒家諸經之核心要典,科舉推動“四書”的流佈
二、經學發展超越漢學訓詁經學而倡導宋學義理之學
三、宋、元、明儒家經學的三大特色
第二節 宋、元、明道學對佛老的深層融合
一、儒家經學的統一
二、儒家經學的制度化
三、儒家經學的經世致用
第二節 儒學復興運動中的排斥佛老與融會佛老
一、傅奕、韓愈排斥佛老
二、柳宗元、李翱融佛補儒
第三節 道教的興盛和理論創新
一、皇室崇道
二、道教清修派著名道士
三、道教理論的重大創新——重玄學的建立
四、外丹道的昌盛、危機與鍾呂內丹道的興起
第四節 隋唐佛教的大繁榮和佛教中國化事業的成功
一、隋唐王朝對佛教的大力扶持
二、隋唐譯經的成就
三、隋唐佛教主要宗派及其中國化的程度
四、隋唐佛教對中華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第五節 隋唐儒、道、佛三教關係綜論
一、三教關係的新格局
二、三教會通理論家宗密和三教關係文獻學家道宣
第六章 儒、道、佛三教理論深層融合並出現學説創新高潮階段(宋、遼、金、西夏、元、明時期)
第一節 儒家經學的重大變遷
一、“四書”成為儒家諸經之核心要典,科舉推動“四書”的流佈
二、經學發展超越漢學訓詁經學而倡導宋學義理之學
三、宋、元、明儒家經學的三大特色
第二節 宋、元、明道學對佛老的深層融合
一、道學的開創者周敦頤和邵雍及其理論特色
二、道學的奠基者張載的關學——融孔老和批佛道
三、道學佈局者二程的洛學及其對佛老的消化
四、道學的集大成者朱熹的閩學和對佛老的深層融會
五、陸九淵的心學與佛老
六、元代理學與朱陸合流
七、王陽明心學的興起及其特色和成就
八、王門後學與泰州學派
第三節 全真道在三教圓融中壯大及江南淨明道的儒道一體化
一、宋、元、明道教發展概況與王朝崇道
二、全真道的興起、昌盛
三、江南淨明忠孝道——儒道合一、佛道相融的新道派
第四節 佛教與儒道的合流及其代表學説
一、佛教在宋、遼、金、西夏、元、明發展的概況
二、宋明時期佛教界推揚三教融合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
論説
第五節 宋、元、明時期儒、道、佛三教融合的特點和高度
第七章 儒、道、佛三教融合思潮的下移與擴展階段(明清時期)
第一節 明末至清末儒、道、佛三教發展概況
一、儒學的發展
二、道家和道教及佛教的發展
三、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潮的下移
四、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潮的擴展
第八章 儒、道、佛三教邊緣化與奮力復興階段(民國時期及其延伸)
第一節 社會歷史背景概述
一、中國近代的苦難和社會轉型的曲折
二、西學的猛烈衝擊和儒、道、佛的衰微
三、三教的轉機、復甦和三教關係新特點
第二節 三教復興中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學説
一、出入三教與西學的通士大師
二、當代新儒家代表性學者及其學説
三、現代道教的復甦與義理創新的代表者
四、現代佛教在艱難中復興和高僧大德的懿行精進
第三節 民間宗教在民國時期的流衍與三教歸一色彩的保持
一、在理教
二、皈一道
三、普度道
四、九宮道
五、同善社
六、一貫道
七、一心天道龍華聖教會
八、紅槍會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ISBN9787010191065 (pbk)
相關書評
  1. Book Review: A Brief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by Mù Zhōngjiàn / Yang, Mei (評論)
點閱次數85
建檔日期2023.07.26
更新日期2023.07.2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752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