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空與遍:天臺精要導讀
作者 任博克 (著)=Ziporyn, Brook (au.) ; 郭晨 (譯)
出版日期2023.10.10
頁次344
出版者五南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wunan.com.tw/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天臺宗是中國佛教傳統獨特的一支,深入探討了人類的福祉,發展出對人類之苦的理解與從苦中解脫的方法。

  本書介紹了天臺宗的相關哲學思想,解釋了天臺宗的本體論、形而上學、認識論和倫理學。這些解釋根植於天臺宗傳統對苦、緣起、無我、欲、空、本覺和佛性等一般佛教觀念的重新運用,並在對《妙法蓮華經》(完整的梵文名稱是:Saddharma PundarīkaSūtra)的創新敘述中徹底重建了看待這些教義的方式。

  本書試著通過通俗又特別清晰,辯證嚴謹又直觀易懂,哲學精確又含蓄有張力的語言,重新構建了天臺宗傳統的獨特見解,以期為當代哲學反思與對話的核心問題帶來深刻共鳴
目次自序 3
前言 22
致謝 24
導論 3
第一章 此處即苦之終結:早期佛教對苦的放任 7
一、苦的弔詭性 8
二、無法根除之惡:證道是要轉化性地具惡,而非取代惡 10
三、中道:積極控制與消極服從之間 11
第二章 筏與箭:天臺宗出現前的二諦 27
一、苦之終結有起點了嗎? 28
二、箭與筏 28
三、是司令官?還是下班的計程車司機?33
四、二諦 36
第三章 不然不異:大乘佛教對「空」的理解 41
一、空 42
二、從整體/部分入手的方法 44
三、從因/果入手的方法 46
四、從事物/特徵入手的方法 48
五、從語言入手的方法 49
六、空性對綜合整體論和分析還原論的雙重超克 52
七、從此/彼入手的方法 54
第四章 佛境與本覺 59
一、凡存在皆非涅槃 60
二、本覺:一切存在皆涅槃 62
三、「如虛空」:無在無不在 64
四、乳藥 68
第五章 如何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妙法蓮華經》導論 75
一、輪迴的不可逆性 79
二、菩薩 85
三、海豚學校 87
第六章 新中道:天臺語境中《妙法蓮華經》的亮點 93
一、菩薩與非菩薩間的新中道 94
二、欲和無欲間的新中道 103
三、菩提與煩惱之間的新中道:未來成佛的保證(授記)108
四、時間和無時間的新中道:前世造就此世 111
五、在與不在之間的新中道:佛的「永生」 113
六、接受現實和努力奮鬥之間的新中道:龍女和常不輕菩薩 120
七、善惡之間的新中道:提婆達多 123
第七章 所有觀點的相互滲透:從《妙法蓮華經》到天臺宗 125
一、大乘藐視小乘的傳教手法? 127
二、佛教藐視外道的傳教手法?(將非教徒視為未來的佛教徒) 128
三、將非佛教徒視為雛形期的幼年佛 130
四、非佛教的修行是成佛之因 130
五、非佛教的修行是來世成佛之因:皆因他們是非佛教徒 131
六、一個音樂的比喻 132
七、跨信仰的應用 133
八、不完全是泛神論,也不完全是相對論 134
九、什麼是必聽之「法」? 135
十、不是一切法皆是/皆非一乘,而是一切法可被解釋為一乘 138
十一、進一步的關鍵翻轉 139
第八章 天臺宗:作為你的多元宇宙:從空性到三諦 151
一、你是一根浮指 174
二、你是什麼?他人如何看你? 178
三、不改變,也不保持一樣(不逝不住,非常非無常) 180
四、所有時刻的永恆:每個經驗即是究竟實相 184
第九章 體驗天臺宗:天臺修行體驗 187
一、三千方面的浮指 188
二、唯佛與佛:作為每個經驗時刻的諸法實相 199
三、天臺禪法精要 201
四、被視為「風格」的三諦:通過徹底擺脫虛妄而徹底實現虛妄 217
五、覺意和定格瞬間法 227
六、主權和無神論的奇蹟 244
第十章 天臺倫理和最壞的情況 253
結語:如此遠又如此近 291
書目及推薦閱讀材料 307
謝辭 312
ISBN9786263439535 (平裝)
點閱次數15
建檔日期2023.10.26
更新日期2023.10.2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8515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