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轉依」與「所知障」—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的探討 |
|
|
|
作者 |
趙東明 (著)
|
出處題名 |
佛教文化研究=Studies of Buddhist Culture
|
卷期 | n.1 |
出版日期 | 2016 |
頁次 | 25 |
出版者 | 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nju.edu.cn/index.htm
|
出版地 | 南京, 中國 [Nan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轉依; 煩惱障; 所知障; 涅槃; 菩提 |
摘要 | 本文主要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的文脈解釋,將"所知障"(jneyavarana)放在"轉依"(asraya-parivr tti/a sraya-paravrtti)的這個脈絡下來分析與論述。筆者以為,從這個角度來檢視的話,對於探究"所知障"的涵義,及"所知障"是染汙(同污,下同)還是非染汙,以及"煩惱障"與"所知障"二障之間看似不協調……這類似乎看來矛盾的問題,都可以有比較合理與全面的解釋。由此也可看出《成唯識論》集印度唯識學大成、綜合唯識理論的融匯之處。 |
目次 | 一、前言:探究唯識學「所知障」的一個脉絡一 「轉依」 195 二、「轉依」與「所知障」的 關聯 200 三、《成唯識論》沖「所知障」的定義與相闕問題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的解釋 205 1.《成唯識論》關於「所知障」的定義與窺基的解釋—有「煩惱障」必有「所知障」以及「所知之障」之意 205 2.「所知障」只能障礙「菩提」嗎?—「煩惱陣」與「所知障」皆能雙障「涅 槃」與「菩提」二果 209 3.「所知障」是染汙或是非染汙?—視對象而有差異 211 四、結語—對「兩層所知障」理論的檢討 214
|
點閱次數 | 2 |
建檔日期 | 2023.12.19 |
更新日期 | 2023.12.2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