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李明書 (編撰)
|
版本項 | 1 |
出版日期 | 2024.02.22 |
頁次 | 400 |
出版者 | 經典雜誌出版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rhythmsmonthly.com/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叢書名 | 高僧傳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百丈懷海; 唐朝; 禪宗 |
摘要 | 百丈懷海承繼馬祖道一禪風,弘揚「平常心是道」,以心印心。 「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的農禪家風,為漢傳佛教發展樹立深遠影響。 制訂禪門規範「百丈清規」,結合修行與生活,乃禪宗史劃時代之功績;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風範,立下千古楷模!
禪宗從菩提達摩傳至唐朝八世紀中葉之前,僧眾大都隨緣而居,無所定處,或寄居律寺。直至馬祖道一(七○九~七八八年)開創「叢林」制度,開闢荒山,成立道場安頓僧眾,並延續自四祖道信以來自耕自給的農禪生活;百丈懷海發揚了道一山林佛教精神,據此制訂禪門規範「百丈清規」,為禪宗史上劃時代之功績。
懷海每日除領眾修行外,必親執勞役,勤苦工作,堅持自食其力。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更成為叢林的千古楷模。 |
目次 |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亦史亦禪:讀《百丈懷海》 趙文
編撰者序 佛之道以達摩而明,佛之事以百丈而備
本書編輯序 秋霜烈日:嚴峻的禪宗修行 賴志銘
【示現】 第一章 少離朽宅,長遊頓門 童年之時,隨母親入寺禮佛,指尊像問母:「此是何物?」母云:「此是佛。」子云:「形容似人,不異於我,後亦當作焉。」 禪師故鄉,福建古城 幼時立志:「我後亦當作佛」 豈惟心證?深入經藏
第二章 「青原行思」和「南嶽懷讓」禪系 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頭,往來憧憧,不見二大士,為無知矣! 青原行思到石頭希遷 .聖諦亦不為:青原行思 .石頭路滑:石頭希遷 南嶽懷讓到馬祖道一 .修證即不無,汙染即不得:南嶽懷讓 .平常心是道:馬祖道一
第三章 江西參學,馬祖啟導 師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曰:「是甚麼?」師曰:「野鴨子。」祖曰:「甚處去也?」師曰:「飛過去也。」祖遂把師鼻扭,負痛失聲。 逢馬則參,臨丈則止 「三大士」為角立焉 .西堂智藏 .南泉普願 「三大士賞月」公案 洪州接機,觸類是道
第四章 百丈開山,獨坐雄峰 師凡作務執勞,必先於眾,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請息之。師曰:「吾無德,爭合勞於人?」既徧求作具不獲,而亦忘飡(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寰宇也。 日面佛,月面佛:馬祖坐化 石門守塔,住持寶峰 眾所歸集,駐錫新吳 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第五章 機鋒變化,直指人心 檗曰師(百丈):「……今日因和尚舉,得見馬祖大機大用,然且不識馬祖;若嗣馬祖,已後喪我兒孫。」師曰:「如是,如是。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子甚有超師之見。」檗便禮拜。 黃檗吐舌 不道飢飽 每日區區為阿誰? 掩耳偷鈴 一時埋卻 併卻咽喉脣吻 生活作務處處是禪
第六章 白光去室,金錫鳴空 今海公作古,天下隨之者,益多而損少之故也。諡海公為「大智」,不其然乎?語曰:「利不百,不變格。」將知變斯格厥利多矣。 禪師入滅,天人同悲 百丈新規之評價 法脈弘傳
第七章 祖師傳說 老人曰:「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師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 野狐參禪 再問野狐話 馬師寄醬三甕 啞巴王木尊 出米石傳說
【影響】 壹.百丈懷海與「清規」 百丈清規行於世,尚矣。繇唐迄今,歷代沿革不同,禮因時而損益,有不免焉;往往諸本雜出,罔知適從,學者惑之異。 「清規」名稱與創立 「古清規」的部分內容 元代《敕修百丈清規》
貳.百丈懷海的主要思想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心性本自圓成 解說大乘頓悟法門 心如木石,不為境遷 割斷兩頭句 百丈下堂句──是甚麼?
參.百丈懷海之弟子與法脈傳承 玄參之賓,四方麏至,即有溈山、黃蘗(檗)當其首。 溈山靈祐 黃檗希運
附錄 百丈懷海年譜 參考資料 |
ISBN | 9786267205907 (軟精) |
點閱次數 | 169 |
建檔日期 | 2024.02.03 |
更新日期 | 2024.03.15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