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居士50問=50 Questions about Lay Practitioners
作者 法鼓文化編輯部 (編著)
版本項1
出版日期2019.12.09
頁次160
出版者法鼓文化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ddc.com.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叢書名學佛入門Q&A
叢書號22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居士  ; 佛教修持
摘要  相對於出家人清淨梵行的生活,居士更需要福慧雙修,才能在凡塵俗世裡,鍛鍊出道心。

  本書為難得的居士修行專書,除介紹居士的歷史淵源、修行之道與人物典範外,更釋疑現代居士關注的工作觀、金錢觀、感情觀、夫妻觀、生死觀等,讓您得以在滾滾紅塵中依教奉行、自利利他,得到法喜與法益。

  佛教尊稱在家信眾為居士的由來,可能是受維摩詰居士的影響,他是古往今來一致推崇的居士修行典範。《維摩詰所說經》(簡稱《維摩詰經》)的〈菩薩品〉即稱維摩詰為居士。

  光嚴童子問維摩詰居士:「居士,從何所來?」
  維摩詰居士說:「我從道場來。」
  光嚴童子又問:「哪個道場呢?」
  維摩詰居士回答:「直心是道場、菩提心是道場、諸煩惱是道場……。菩薩如果能依六波羅蜜教化眾生,一切所作所為,腳下的每一步無不是道場,都能安住於佛法。」

  維摩詰居士不以一寺一地為道場,依此而推,在現代居士的生活中,家庭是道場、職場是道場、喜怒哀樂是道場……。雖然和一般人的生活環境相同,但是心境卻是不同的,面對世間萬象,居士是生活在紅塵俗世的修行者、推廣佛法的幕後菩薩,願意以佛法鍛鍊自我、成就大眾,從佛陀時代到現代佛教,不論個人得失,不計功德多少,默默耕耘著人間淨土。

  衷心期盼有緣的讀者,皆能因本書得嘗聞慧、思慧與修慧的法益與法喜,朝「現代維摩詰居士」的修證目標前進!
目次【導讀】紅塵中人,菩薩行者  陳秀慧
 
1真正的居士
Q01:什麼是居士?
Q02:居士和一般人有何不同?
Q03:什麼是優婆塞、優婆夷?
Q04:什麼是在家菩薩?
Q05:居士是隱士嗎?
Q06:歷史上第一位優婆塞、優婆夷是誰?
Q07:《優婆塞戒經》說什麼?
Q08:誰是正史記載的第一位中國居士?
Q09:什麼是居士佛教?
Q10:居士對推廣中國佛教的重要性為何?
Q11:為何稱居士為白衣?
Q12: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有何不同?
Q13:居士可以住持三寶嗎?
Q14:居士應修人天道、解脫道或菩薩道?
Q15:居士如何護法?
 
2居士的功課
Q16:什麼是居士五法?
Q17:居士如何安排修行功課?
Q18:居士如何用威儀莊嚴身心?
Q19:居士如何持戒?
Q20:居士如何修定?
Q21:居士如何修慧?
Q22:居士如何在家設佛堂?
Q23: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Q24:居士如何選擇老師學佛?
Q25:佛教徒可以自稱居士嗎?
Q26:工作太忙,沒時間修行怎麼辦?
 
3居士的典範
Q27:佛教第一位外護居士是誰?
Q28:給孤獨長者如何建立祇樹給孤獨園?
Q29:末利夫人如何接引波斯匿王學佛?
Q30:維摩詰居士為何是居士的典範?
Q31:毘舍佉為何是布施第一的女居士?
Q32:勝鬘夫人如何大做師子吼?
Q33:悲心第一的摩訶男,如何捨身救民?
Q34:「黑阿育王」如何變成「白阿育王」?
Q35:龐蘊一家如何生死自在?
Q36:楊仁山如何開出近代中國佛教復興之路?
Q37:〈清信士品〉與〈清信女品〉介紹哪些佛陀時代居士典範?
Q38:《居士傳》的內容為何?
Q39:《善女人傳》的內容為何?
 
4居士的考驗
Q40:居士的工作觀為何?
Q41:居士的金錢觀為何?
Q42:居士應多做義工或多修行?
Q43:居士的感情觀為何?
Q44:夫妻如何成為真正的同修道侶?
Q45:女居士的業障比男居士重嗎?
Q46:布施就是捐錢嗎?
Q47:居士必須放棄生活享受嗎?
Q48:居士如何面對生死?
Q49:居士如何接引人學佛?
Q50:如何成為現代維摩詰居士?
ISBN9789575988319 (平裝)
點閱次數37
建檔日期2024.08.31
更新日期2024.08.3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285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