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趙卓凡 (著)
;
丁四新 (著)
|
出處題名 |
五臺山研究=Mt Wutai Researches
|
卷期 | n.1 |
出版日期 | 2024 |
頁次 | 38 - 45 |
出版者 | 五臺山硏究會 |
出版地 | 山西, 中國 [Shanxi,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易余; 四法界觀; 十錯; 十玄; 事事無礙 |
摘要 | 比較《易余》與四法界觀的結構,可知方以智哲學與華嚴思想的密切關系。第一,資格說在論說現象界互為差別、相反相成的特性,及強調事必有理的結構上與事法界相攝。第二,太極說在其時空無限的特征、在隱去物相分殊以建構純粹的理世界,及申飭理不離氣的結構上與理法界相應。第三,體用不二說在由客觀存有論到主觀境界論的論說形式,及十錯六對的結構上與事理無礙法界相符。第四,用用見體說在兩兩差別的現象于互動中能呈顯本原的結構上與事事無礙法界相契。總之,《易余》系統地化用了四法界觀的結構,方氏哲學與華嚴思想具有密切關系。 |
目次 | 一、資格與事法界 (一)以差別性成立現象界 (二)以相反相成肯定現象界 (三)現象界與本原界的共生 二、太極與理法界 (一)本原界的時空無限性 (二)隱事呈理的依據 (三)理必有氣與即有明空 三、太極不落有無與理事無礙法界 (一)體用不二與色空不二 (二)十玄門與十錯說 四、用用見體與事事無礙法界
|
ISSN | 10006176 (P) |
點閱次數 | 48 |
建檔日期 | 2024.11.12 |
更新日期 | 2024.11.1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