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題名 |
作者 |
出處 |
出版日期 |
|
|
二十世紀佛教人物辭典 |
于凌波; 于凌波 |
|
2003.08 |
|
|
人間佛陀及其基本教理 |
于凌波 |
|
1998.11.01 |
|
|
八識規矩頌講記 |
于凌波 |
|
1996 |
|
|
中國佛教史稿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63.01.08 |
|
|
中國佛教史稿(二)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63.03.08 |
|
|
中國佛教史稿(三)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63.04.08 |
|
|
中國佛教海外弘法人物誌 |
于凌波 |
|
1986 |
|
|
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 |
于凌波 |
|
1993 |
|
|
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 |
于凌波 (著) |
|
1995.09.01 |
|
|
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誌 |
于凌波=Yu, Ling-bo |
|
1995 |
|
|
中興南山律宗的弘一大師(一) |
于凌波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93.04 |
|
|
中興南山律宗的弘一大師(二) |
于凌波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93.05 |
|
|
天寧寺住持敏智老和尚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95.03 |
|
|
加華人社會佛教發展 |
于凌波 |
|
1996 |
|
|
四十年來的台灣佛教人物 |
于凌波 (著)=Yu, Ling-po (au.) |
普門=Universal Gate |
1993.07 |
|
|
弘一大師人格範式對當代佛門緇素的影響 |
于凌波 |
第四屆弘一大師德學會議論文集 |
2001.09.17 |
|
|
弘一大師以書法度人的因緣 |
于凌波 |
第一屆弘一大師德學會議論文集 |
1995.08.23 |
|
|
弘一大師與范古農 |
于凌波 |
第二屆弘一大師德學會議論文集 |
1997.08 |
|
|
正覺之道--八大人覺經講記 |
于凌波 |
|
1995 |
|
|
民初高僧對我的啟示 |
于凌波 |
普門=Universal Gate |
1997.08 |
|
|
民國高僧傳 四編 |
于凌波 |
|
2002.07 |
|
|
民國高僧傳三編 |
于凌波 |
|
2001.11 |
|
|
民國高僧傳初編 |
于凌波 |
|
2000 |
|
|
民國高僧傳續編 |
于凌波 |
|
2000 |
|
|
印度宗教哲學史的研究:印度--古老而神秘的國家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9.02 |
|
|
印度宗教哲學史的研究: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吠陀教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9.04 |
|
|
印度宗教哲學史的研究:第七章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2000.08.31 |
|
|
印度宗教哲學史的研究:第七章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下]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2000.12.31 |
|
|
印度宗教哲學史的研究:第五章婆羅門教的六派哲學(下)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2000.04.30 |
|
|
印度宗教哲學史的研究--由吠陀教到婆羅門教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9.06 |
|
|
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 |
于凌波 |
|
1987 |
|
|
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 |
于凌波 |
廣東佛教=廣東佛教通訊 |
1989.01-1990.03 |
|
|
向知識份子介紹佛教 -- 佛教的人生觀 |
于凌波 |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
2009.05.01 |
|
|
向現代人介紹佛教 |
于凌波 |
|
1992 |
|
|
向智識分子介紹佛教 |
于凌波 |
|
1995 |
|
|
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 |
于凌波 |
|
1985 |
|
|
因明學者虞愚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94.02 |
|
|
如何做一個健全的醫師 -- 論中西並重與身心兼醫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63.11.08 |
|
|
曲折迂迴菩提路 |
于凌波 |
|
1997 |
|
|
有件事叫感動 -- 願力的奇蹟 |
于凌波=Yu, Ling-po |
|
2008.09 |
|
|
佛教菩提醫院的現狀和未來的理想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63.05.08 |
|
|
佛學與醫學 -- 五月廿九日在台北醫學院講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63.06.08 |
|
|
改變歷史的佛教高僧 |
于凌波 |
|
2002.06.01 |
|
|
武昌佛學院創辦始末 |
于凌波 |
海潮音=Hai Ch'ao Yin |
1993.04 |
|
|
近代佛門人物誌: 弘傳東密的釋持松 |
于凌波 |
海潮音=Hai Ch'ao Yin |
1993.06 |
|
|
近代佛教復興運動中的居士佛教 |
于凌波 |
佛學與人生學術研討會 |
1999.12 |
|
|
近代唯識學的復興與發展(一) |
于凌波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92.02 |
|
|
近代唯識學的復興與發展(二) |
于凌波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92.03 |
|
|
近代唯識學的復興與發展(三) |
于凌波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92.04 |
|
|
近代唯識學的復興與發展(五) |
于凌波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92.06 |
|
|
近代唯識學的復興與發展(四) |
于凌波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92.05 |
|
|
星馬地區佛教概述(上) |
于凌波 |
海潮音=Hai Ch'ao Yin |
1996.05 |
|
|
美加華人社會佛教發展史 |
于凌波 |
|
1996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6.04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七)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7.04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九) |
于凌波 (著)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7.08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二)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6.06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八)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7.06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十)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7.10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三)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6.08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五)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6.12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六)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7.02 |
|
|
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四) |
于凌波 |
妙林=Miao Lin=玅林 |
1996.10 |
|
|
般若心經蠡解 |
于凌波 |
|
1988 |
|
|
般若心經蠡解 |
于凌波 |
|
1987; 1993 |
|
|
般若心經蠡解 |
于凌波 |
|
1998.07 |
|
|
般若心經蠡解(一)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6.10.08 |
|
|
般若心經蠡解(七)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7.04.08 |
|
|
般若心經蠡解(九)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7.06.08 |
|
|
般若心經蠡解(二)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6.11.08 |
|
|
般若心經蠡解(八)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7.05.08 |
|
|
般若心經蠡解(十)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7.07.08 |
|
|
般若心經蠡解(十一)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7.08.08 |
|
|
般若心經蠡解(十二)(完)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7.09.08 |
|
|
般若心經蠡解(三)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6.12.08 |
|
|
般若心經蠡解(五)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7.02.08 |
|
|
般若心經蠡解(六)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7.03.08 |
|
|
般若心經蠡解(四)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87.01.08 |
|
|
健康長壽新論 |
于凌波 |
|
1989 |
|
|
唯識二十頌. 觀所緣緣論新釋合刊 |
于凌波 |
|
1999.01 |
|
|
唯識三十頌新釋 |
于凌波 |
|
1998.01 |
|
|
唯識三十頌講記 |
于凌波 |
|
1988.07 |
|
|
唯識三頌講記 |
于凌波 |
|
1998.03 |
|
|
唯識三頌講記 |
于凌波 |
|
2013 |
|
|
唯識三論今註 |
于凌波 |
|
1997.04.01 |
|
|
唯識三論今詮 |
于凌波 |
|
1994 |
|
|
唯識三論今詮 |
于凌波 |
|
2005.12 |
|
|
唯識三論今詮 |
于凌波 |
|
2005.09 |
|
|
唯識三論今詮=Vijnanavada Theories: A Modern Introduction |
于凌波 =Yu, Ling-bo |
|
2020.05.29 |
|
|
唯識宗的傳承及重要論典 |
于凌波 (著)=Yu, Ling-po (au.) |
普門=Universal Gate |
1997.05 |
|
|
唯識學十二講 |
于凌波 |
|
1993 |
|
|
唯識學綱要 |
于凌波 |
|
1992 |
|
|
唯識學綱要(二版) |
于凌波 |
|
2004.05 |
|
|
現代佛教人物辭典 |
于凌波; 于凌波 |
|
2004.05 |
|
|
創辨法光佛研所的如學禪師 |
于凌波 |
法光=Dharma Light Monthly |
1995.02 |
|
|
愛的幻滅 |
于凌波 (著)=Yu, Ling-bo (au.)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63.03 |
|
|
敬悼為護教自焚的越南高僧廣度法師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63.07.08 |
|
|
新馬地區佛教概述 |
于凌波 |
海潮音=Hai Ch'ao Yin |
1996.05 |
|
|
楊仁山居士評傳 |
于凌波 |
|
1994.10 |
|
|
楊仁山的學佛因緣及其對近代佛教的影響(一) |
于凌波 |
慧炬=Torch of Wisdom Monthly |
1992.11 |
|
|
楊仁山的學佛因緣及其對近代佛教的影響(二) |
于凌波 |
慧炬=Torch of Wisdom Monthly |
1992.12 |
|
|
楊仁山與清末民初的居士佛教(一) |
于凌波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94.02 |
|
|
楊仁山與清末民初的居士佛教(二) |
于凌波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94.03 |
|
|
溝通漢藏文化的釋法尊 |
于凌波 |
海潮音=Hai Ch'ao Yin |
1994.02 |
|
|
當代大陸名僧傳 |
于凌波 |
|
2001.04 |
|
|
當代長老高僧傳 -- 岷尼拉信願寺釋瑞今 |
于凌波 |
海潮音=Hai Ch'ao Yin |
2004.12 |
|
|
對於「緣起性空」的探討(一) |
于凌波 |
慧炬=Torch of Wisdom Monthly |
1994.06 |
|
|
對於「緣起性空」的探討(二) |
于凌波 |
慧炬=Torch of Wisdom Monthly |
1994.07 |
|
|
彌陀淨土與彌勒淨土在中土的流傳 |
于凌波 |
第三屆弘一大師德學會議論文集 |
1999.10.28-30 |
|
|
燢編纂〈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的張曼濤 |
于凌波 |
菩提樹=Bodhedrum |
1996.05 |
|
|
簡明佛學概論 |
于凌波 |
|
1991 |
|
|
簡明佛學概論 |
于凌波 |
|
2005.06 |
|
|
簡明佛學概論 |
于凌波 |
|
2022.08 |
|
|
簡明佛學概論(三版) |
于凌波 (著)=Yu, Ling-bo (au.) |
|
2022.08.31 |
|
|
釋迦牟尼與原始佛教 |
于凌波 |
|
1993 |
|
|
釋迦牟尼與原始佛教(二版) |
于凌波 |
|
2005.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