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題名 |
作者 |
出處 |
出版日期 |
|
|
「佛教思想」論文集自序 |
張曼濤=青松 |
大眾日報 |
1969.11.20 |
|
|
「空」之中國的理解與天台之空觀 |
張曼濤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七) -- 天台思想論集 |
1979.05 |
|
|
1980年佛學研究論文集 |
張曼濤=青松 |
|
1994 |
|
|
1980年佛學研究論文集 |
張曼濤=青松 |
|
1980.10 |
|
|
大乘涅槃思想之展開(下) |
張曼濤=青松 |
華岡佛學學報=Hwakang Buddhist Journal |
1980.10 |
|
|
大般涅槃經中的涅槃思想 |
張曼濤=青松 |
華岡佛學學報=Hwakang Buddhist Journal |
1972.08 |
|
|
中日佛教關係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中日佛敎關係研究=Zhong Ri fo jiao guan xi yan jiu |
張曼濤=青松 |
|
2005 |
|
|
中國佛教史專集=Zhongguo fo jiao shi zhuan ji |
張曼濤=青松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編輯委員會 |
|
2005 |
|
|
中國佛教的思惟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
張曼濤=青松 |
華岡佛學學報=Hwakang Buddhist Journal |
1968.08 |
|
|
中國佛教的思維發展 |
張曼濤=青松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一) -- 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 |
1978.05 |
|
|
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簡記 |
周邦道 ; 張曼濤 |
華岡佛學學報=Hwakang Buddhist Journal |
1973.05 |
|
|
日韓佛教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印度佛敎史論=Yindu fo jiao shi lun |
張曼濤=青松 ;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編輯委員會 |
|
1978 |
|
|
地攝兩派與奘系法相 |
張曼濤=青松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四) -- 唯識學的發展與傳承 |
1978.01 |
|
|
佛典翻譯史論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佛教人物史話 |
張曼濤=青松 |
|
2005 |
|
|
佛教文學短論 |
姚寶賢=Yao, Bao-xian ; 唐大圓=Tang, Da-yuan ; 張曼濤=青松 |
|
1980 |
|
|
佛教目錄學述要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佛教各宗比較研究=Fo jiao ge zong bi jiao yan jiu |
張曼濤=澹思 |
|
2005 |
|
|
佛教在東南亞政治和社會境況中的地位 |
張曼濤=青松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三) -- 東南亞佛教研究 |
1978.10 |
|
|
佛教思想文集 |
張曼濤=青松 |
|
1969 |
|
|
佛教思想文集 |
張曼濤=青松 |
|
1980 |
|
|
佛教經濟硏究論集=Fojiao jingji yanjiu lunji |
張曼濤=澹思 |
|
1977 |
|
|
佛教與人生 |
張曼濤=青松 |
|
1979 |
|
|
佛教與中國文化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佛教與中國文化 |
張曼濤 |
|
1987 |
|
|
佛教與中國思想及社會?=Fo jiao yu Zhongguo si xiang ji she hui |
張曼濤=青松 |
|
2005 |
|
|
佛教與政治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佛教與科學.哲學 |
張曼濤=青松 |
|
1979 |
|
|
佛教與科學.哲學=Fo jiao yu ke xue, zhe xue |
張曼濤=青松 |
|
2005 |
|
|
佛教藝術叢談=Fo jiao yi shu cong tan |
王去非=Wang, Qu-fei ; 鄭西諦=Zheng, Xi-di ; 張曼濤=澹思 ; 大乘文庫編輯委員會=Da cheng wen ku bian ji wei yuan hui |
|
1979 |
|
|
佛教邏輯之發展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佛教邏輯與辯證法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佛滅紀年論考 |
張曼濤 |
|
1979 |
|
|
佛學研究方法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東南亞佛教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竺道生の涅槃思想 - その序説 - |
張曼濤=青松 |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Indogaku Bukkyōgaku Kenkyū |
1967.03.31 |
|
|
初期大乘經典的涅槃思想 --般若經的涅槃觀念 |
張曼濤=青松 |
佛光學報=Fokuang Buddhist Journal |
1980.10 |
|
|
香港佛教 |
張曼濤=青松 |
1977年佛學研究論文集 |
1995 |
|
|
香港佛教 |
張曼濤 |
佛光學報=Fokuang Buddhist Journal |
1977.07 |
|
|
涅槃思想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
1981 |
|
|
涅槃思想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藍吉富 |
|
1983 |
|
|
涅槃思想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
1998.03 |
|
|
涅槃思想研究 |
張曼濤 |
|
1998 |
|
|
涅槃経中の本有今無偈について:仏性・涅槃の常住といわれる意味=On the Concept of the Permanence of Buddhatā and Nirvāṇa as Found in the Verse Known as '本有今無偈' in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
張曼濤=青松 |
佛教学セミナー=Buddhist Seminar=ブッキョウガク セミナー |
1966.05.30 |
|
|
追思山口益先生 |
張曼濤=青松 |
佛光學報=Fokuang Buddhist Journal |
1978.08 |
|
|
密宗儀軌與圖式 – 儀軌‧真言與手印 |
張曼濤 (主編)=青松 (Editor-in-Chief); 談錫永 (著); 王仲厚 (著); 王世成 (著); 吳肯堂 (著); 白中道 (著) |
|
1979.04 |
|
|
密勒日巴尊者傳 |
張曼濤 (著)=青松 (au.) |
東西文化=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
1968.04 |
|
|
從佛教看存在哲學 |
張曼濤=青松 |
貝業=Pattra |
1974 |
|
|
現代佛教文選 |
張曼濤=青松 |
|
198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
張曼濤 |
|
2005.0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
張曼濤=青松 |
|
1977-197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 目錄.索引 -- 暨作者簡介 |
張曼濤 |
|
1980.10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一) -- 六祖壇經研究論集 |
張曼濤=青松 ; 胡適 ; 彭楚珩 ; 錢穆 ; 釋印順 ; 李嘉言 |
|
197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一百) -- 佛教文史雜考 |
張曼濤 ; 子青 ; 石權 ; 陳垣 ; 巴宙 ; 趙木鹿 |
|
1979.05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 -- 中國佛教史論集(三) -- 宋遼金元篇(上) |
張曼濤 ; 釋東初 ; 牧田諦亮 ; 方豪 ; 袁震 ; 釋如真 |
|
1977.07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 -- 佛教各宗比較研究 |
張曼濤 =青松 ; 釋太虛 ; 仁同 ; 李世傑 ; 葉龍 ; 邱應傳 |
|
1979.05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一) -- 密宗概論 |
張曼濤=青松 ; 李世傑 ; 釋常惺 ; 黃懺華 ; 陳道沛 ; 談永錫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七) -- 西藏佛教教義論集 -- 西藏佛教專集之三 |
張曼濤=青松 ; 翠嵐 ; 虞怡 ; 拉馬 ; 釋法尊 ; 哈勘楚倫 |
|
1979.05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九)-- 漢藏佛教關係研究 |
張曼濤 =青松 ; 呂澂 ; 滿月 ; 熊耀文 ; 釋融熙 ; 釋太虛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二) -- 密宗教史 |
張曼濤 ; 蔣維喬 ; 栂尾祥雲 ; 吟雪 ; 劉銳之 ; 吳世昌 |
|
1979.03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八) -- 西藏佛教教義論集(二) -- 西藏佛教專集之四 |
張曼濤 ; 宗喀巴 ; 僧成 ; 月稱菩薩 ; 張竟 ; 史道明 |
|
1979.05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三) -- 密宗思想論集 |
張曼濤 ; 高公孫 ; 韓同 ; 釋持松 ; 王弘願 ; 曼殊揭諦 |
|
197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五) -- 西藏佛教(一)概述 -- 西藏佛教專集之一 |
張曼濤 ; 芝峰 ; 慧吉祥 ; 半山 ; 呂澂 ; 龍慧 |
|
1979.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六) -- 西藏佛教(一)歷史 -- 西藏佛教專集之二 |
張曼濤 ; 張達愚 ; 懇覺 ; 談延祚 ; 李翊灼 ; 劉家駒 |
|
1979.07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 -- 佛教經濟研究論集 |
張曼濤 ; 黃敏枝 ; 全漢昇 ; 葉受祺 ; 陶希聖 ; 道端良秀 |
|
1977.07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 -- 佛教與中國思想及社會 |
張曼濤=青松 ; 遯翁 ; 張東蓀 ; 黃公偉 ; 釋法舫 ; 釋默如 |
|
1978.1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一) -- 經典研究論集 |
張曼濤 ; 梁啟超 ; 釋東初 ; 力定 ; 釋明珠 ; 法周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七) -- 佛滅紀年論考 |
張曼濤 ; 呂澂 ; 唐慧瑞 ; 釋太虛 ; 林子青 ; 張慰西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九) -- 大乘佛教的問題研究 |
張曼濤 =青松 ; 釋太虛 ; 融海 ; 光宗 ; 力嚴 ; 釋默如 |
|
1979.04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二) -- 印度佛教概述 |
張曼濤=青松 ; 譚雲山 ; 宮本正尊 ; 虞愚 ; 慈氏 ; 索文林 |
|
1979.03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八) -- 大乘佛教之發展 |
張曼濤=青松 ; 釋印順 ; 宇井伯壽 ; 釋演培 ; 水谷幸正 ; 淨真 |
|
1979.04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三) -- 印度佛教史論 |
張曼濤=青松 ; 谷響 ; 湯用彤 ; 吳仲行 ; 無慧漫 ; 智華 |
|
1978.1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五) -- 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 |
張曼濤=青松 ; 船庵 ; 龍慧 ; 木村泰賢 ; 閎扉 ; 釋葦舫 |
|
1979.07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六) -- 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 |
張曼濤=青松 ; 曇倫 ; 釋印順 ; 工滕成性 ; 安隱 ; 佐伯定胤 |
|
1979.03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四) -- 原始佛教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宇井伯壽 ; 季羨林 ; 李世傑 ; 指迷 ; 釋一如 |
|
1978.1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 -- 禪學論文集(一) |
張曼濤 ; 釋太虛 ; 釋心源 ; 木村泰賢 ; 釋白聖 ; 巴壺天 |
|
197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 -- 佛教藝術論集 |
張曼濤 ; 中觀 ; 常景宗 ; 常任俠 ; 袁德星 ; 陳清香 |
|
1978.0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一) -- 佛教邏輯與辯證法 |
張曼濤 ; 虞愚 ; 呂澂 ; 李潤生 ; 霍韜晦 ; 徹爾巴茨基 =Stcherbatsky, Th. |
|
1978.0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七) -- 唯識思想今論 |
張曼濤 ; 朱寶昌 ; 釋太虛 ; 繆鳳林 ; 景昌極 ; 唐大圓 |
|
1978.05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九) -- 唯識典籍研究(一) |
張曼濤 ; 釋雪松 ; 時三 ; 王恩洋 ; 先 ; 釋法尊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二) -- 俱舍論研究(上) |
張曼濤 ; 張建木 ; 歐陽竟無 ; 釋演培 ; 楊日長 ; 楊白衣 |
|
1978.0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八) -- 唯識問題研究 |
張曼濤 ; 歐陽漸 ; 釋太虛 ; 周繼武 ; 釋印順 ; 梅光羲 |
|
1978.05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三) -- 唯識學概論 |
張曼濤 ; 釋太虛 ; 釋慈航 ; 唐大圓 ; 釋正觀 ; 劉洙源 |
|
1978.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五) -- 唯識思想論集(一) |
張曼濤 ; 李世傑 ; 釋演培 ; 釋福善 ; 釋太虛 ; 雨曇 |
|
1978.0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六) -- 唯識思想論集(二) |
張曼濤 ; 金克木 ; 釋太虛 ; 釋演培 ; 陳證如 ; 勗旦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四) -- 唯識學的發展與傳承 |
張曼濤 ; 釋正果 ; 佛悅 ; 釋印順 ; 釋演培 ; 世光 |
|
1978.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 -- 玄奘大師研究(上) |
張曼濤 ; 呂澂 ; 羅香林 ; 釋印順 ; 釋隆根 ; 石萬壽 |
|
1977.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 西域佛教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梁啟超 ; 羽渓了諦 ; 張慰西 ; 釋印順 ; 釋東初 |
|
1979.04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一) -- 中日佛教關係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釋東初 ; 朱鏡宙 ; 松崎 ; 鄭壽彭 ; 何健民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七) --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 -- 臺灣佛教篇 |
張曼濤=青松 ; 林子青 ; 匡宇 ; 林德林 ; 李添春 ; 林德林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九) -- 律宗思想論集 |
張曼濤 ; 釋明性 ; 釋續明 ; 龍慧 ; 李世傑 ; 釋仁俊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二) -- 日韓佛教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北西弘 ; 李世傑 ; 高永霄 ; 釋聖嚴 ; 嚴耕望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八) -- 律宗概述及其成立與發展 |
張曼濤 ; 王文賢 ; 釋二埋 ; 參話 ; 釋慧嶽 ; 釋續明 |
|
1978.1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三) -- 東南亞佛教研究 |
張曼濤 ; 馬覺姆達 ; 張楚漢 ; 參話 ; 葉均 ; 釋演培 |
|
1978.10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五) -- 現代世界的佛教學 |
張曼濤=青松 ; 周祥光 ; 釋聖嚴 ; 松興 ; 林傳芳 ; 佐藤密雄 |
|
1979.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六) -- 中國佛教史論集(七) -- 民國佛教篇 |
張曼濤=青松 ; 書新 ; 釋東初 ; 釋法舫 ; 釋塵空 ; 釋樂觀 |
|
1978.1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四) -- 歐美佛教之發展 |
張曼濤 ; 普慈 ; 蘇古嗎霍爾大=Haldar, Sukumar ; 釋無慧 ; 李添春 ; 那耨薩埵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 -- 大藏經研究彙編(上) |
張曼濤 ; 梅光羲 ; 葉恭綽 ; 周叔迦 ; 李圓淨 ; 釋道安 |
|
1977.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一) -- 四十二章經與牟子理惑論考辨 |
張曼濤 ; 胡適 ; 湯用彤 ; 王維誠 ; 劉果宗 ; 梁啟超 |
|
1978.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七) -- 大藏經研究彙編(下) |
張曼濤 ; 雲音 ; 林元白 ; 橋本凝胤 ; 林慮山 ; 念生 |
|
1977.0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九) -- 佛教與中國文學 |
張曼濤=青松 ; 萬鈞 ; 王思洋 ; 謝無量 ; 饒宗頤 ; 張又文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二) -- 禪宗典籍研究 |
張曼濤 ; 釋無礙 ; 釋印順 ; 錢穆 ; 胡適 ; 無言 |
|
1977.10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八) -- 佛教與中國文化 |
張曼濤 ; 伯樂里德 ; 吳仲行 ; 釋太虛 ; 顧敦鍒 ; 沈錡 |
|
1978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三) -- 中國佛教史論集(四) -- 漢魏兩晉南北朝篇(下) |
張曼濤=青松 ; 陳寅恪 ; 林傳芳 ; 鑒安 ; 牧田諦亮 ; 西修 |
|
1978.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五) -- 中國佛教史論集(六) -- 明清佛教史篇 |
張曼濤=青松 ; 竜池清 ; 黎光明 ; 吳因明 ; 林子青 ; 林元白 |
|
1977.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六) -- 玄奘大師研究(下) |
張曼濤=澹思 ; 黎東方 ; 釋幻生 ; 釋道安 ; 釋慧風 ; 張其昀 |
|
1977.08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四) -- 中國佛教史論集(五) -- 宋遼金元篇(下) |
張曼濤=青松 ; 山内晉卿 ; 李家祺 ; 李龍範 ; 王吉林 ; 鳥居竜蔵 |
|
1977.10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 -- 禪學論文集(二) |
張曼濤 ; 船庵 ; 釋慧風 ; 陳真如 ; 黃益毅 ; 乃光 |
|
1977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 -- 唯識典籍研究(二) |
張曼濤 ; 羅時憲 ; 釋太虛 ; 法尊 ; 歐陽竟無 ; 釋芝峰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一) -- 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 |
張曼濤=青松 ; 唐君毅 ; 釋善慧 ; 慧吉祥 ; 孫藩聲 ; 湯用彤 |
|
1978.05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七) -- 佛教哲學思想論集(二) |
張曼濤=青松 ; 李平 ; 那勒塞 ; 張純一 ; 尼亞納提洛卡=Mahathera, Nyanatiloka ; 呂澂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九) -- 中國佛教通史論述 |
張曼濤=青松 ; 陸覺 ; 陳垣 ; 劉玉子 ; 梁啟超 ; 釋印順 |
|
1978.07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二) -- 華嚴學概論 |
張曼濤 ; 梅光羲 ; 黃懺華 ; 洪普傑 ; 釋慧嚴 ; 白雲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八) -- 佛典翻譯史論 |
張曼濤 ; 參話 ; 谷響 ; 毓之 ; 釋談玄 ; 蘇公望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三) -- 華嚴思想論集 |
張曼濤 ; 倪清和 ; 李世傑 ; 張澄基 ; 釋慧潤 ; 金忠烈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五) -- 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 |
張曼濤=青松 ; 歐陽漸 ; 章太炎 ; 梁啟超 ; 非心 ; 王恩洋 |
|
1978.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六) -- 佛教哲學思想論集(一) |
張曼濤 ; 黑克門 ; 釋法舫 ; 王化中 ; 向鑑瑩 ; 余精一 |
|
1978.07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四) -- 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 |
張曼濤 ; 懺摩 ; 釋如釋 ; 唐君毅 ; 戶頃重基 ; 釋太虛 |
|
1978.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 -- 中國佛教史論集(一) -- 漢魏兩晉南北朝篇(上) |
張曼濤 ; 黃仲琴 ; 岑仲勉 ; 馬思伯樂 ; 姚寶賢 ; 何啟民 |
|
1977.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 -- 中國佛教史學史論集 |
張曼濤 ; 藍吉富 ; 蘇晉仁 ; 牧田諦亮 ; 柳田聖山 ; 釋覺明 |
|
1978.0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一) -- 俱舍論研究(下) |
張曼濤 ; 釋一如 ; 釋化聲 ; 西義雄 ; 悅西 ; 李添春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七) -- 天台思想論集 |
張曼濤 ; 釋慧嶽 ; 李世傑 ; 釋演培 ; 碧林 ; 敬良 |
|
1979.05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九) -- 中國佛教寺塔史志 |
張曼濤 ; 高永霄 ; 釋東初 ; 孫宗文 ; 子龍 ; 孫蔚民 |
|
1978.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二) -- 禪宗思想與歷史 |
張曼濤=青松 ; 李世傑 ; 鈴木大拙 ; 木村泰賢 ; 巴壺天 ; 釋無礙 |
|
1978.0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八) -- 天台典籍研究 |
張曼濤 ; 馮芝生 ; 関口真大 ; 釋聖嚴 ; 坂本幸男 ; 張聖慧 |
|
1979.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三) -- 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 |
張曼濤 ; 釋法海 ; 釋塊然 ; 柏庵 ; 小山 ; 慧峯 |
|
1978.0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五) -- 天台學概論 |
張曼濤 ; 黃懺華 ; 李世傑 ; 智定 ; 旡言 ; 佐藤泰舜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六) -- 天台宗之判教與發展 |
張曼濤 ; 黃懺華 ; 沈相當 ; 釋談玄 ; 釋玠宗 ; 牟宗三 |
|
1979.0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十四) -- 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二) |
張曼濤=青松 ; 印明 ; 釋智華 ; 釋廣義 ; 釋文珠 ; 翠華 |
|
1978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 -- 中國佛教史論集(二) -- 隋唐五代篇 |
張曼濤 ; 黃懺華 ; 周乙良 ; 藍吉富 ; 釋東初 ; 湯用彤 |
|
1977.0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 -- 佛典譯述及著錄考略 |
張曼濤=青松 ; 劉國鈞 ; 李翊灼 ; 吳震 ; 蘇慧澄 ; 林志鈞 |
|
1978.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一) -- 佛教與政治 |
張曼濤 ; 憍桑比 ; 龍慧 ; 梁任公 ; 釋福善 ; 佛武 |
|
1979.03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七) -- 淨土思想論集(二) |
張曼濤 ; 張一留 ; 深慚 ; 釋賢悟 ; 釋南亭 ; 曾景來 |
|
1979.0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九) -- 彌勒淨土與菩薩行研究 |
張曼濤=青松 ; 釋念西 ; 香川孝雄 ; 海天 ; 釋印順 ; 釋法尊 |
|
1979.05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二) -- 佛教與人生 |
張曼濤 ; 李石岑 ; 李榮祥 ; 竺摩 ; 釋法舫 ; 淨禪 |
|
1979.0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八) -- 淨土典籍研究 |
張曼濤 ; 坪井俊映 ; 釋律航 ; 曾普信 ; 單培根 ; 呂碧城 |
|
1979.04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三) -- 佛教與科學‧哲學 |
張曼濤 ; 王季同 ; 黃賓 ; 末綱恕一 ; 尤智表 ; 本竹 |
|
1979.04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五) -- 淨土宗史論 |
張曼濤 ; 深福 ; 蓮生 ; 李世傑 ; 高永霄 ; 李孝本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六) -- 淨土思想論集(一) |
張曼濤 ; 楊白衣 ; 曾景來 ; 釋印海 ; 黎端甫 ; 張慧明 |
|
1978.1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十四) -- 淨土宗概論 |
張曼濤 ; 企淨 ; 釋印光 ; 釋方倫 ; 釋如釋 ; 朱朗洲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 -- 禪宗史實考辨 |
張曼濤=青松 ; 胡適 ; 呂澂 ; 忽滑谷快天 ; 許丹 ; 蒙文通 |
|
1977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 -- 佛教目錄學述要 |
張曼濤 ; 板原闡教 ; 梁啟超 ; 釋印順 ; 陳鴻飛 ; 谷響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一) -- 佛學研究方法 |
張曼濤 ; 釋道安 ; 楊白衣 ; 釋化聲 ; 木村泰賢 ; 釋睿理 |
|
1978.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七) -- 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 |
張曼濤=青松 ; 涵虛 ; 釋印順 ; 洪林 ; 釋道安 ; 湯用彤 |
|
1978.0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九) -- 佛教人物史話 |
張曼濤 ; 釋印順 ; 優婆陀耶 ; 阿難陀 ; 鑒安 ; 釋常覺 |
|
1978.06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二) -- 佛教邏輯之發展 |
張曼濤 ; 虞愚 ; 許地山 ; 真諦 ; 釋福善 ; 法空 |
|
1978.08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八) -- 三論典籍研究 |
張曼濤 =青松 ; 藍吉富 ; 昌言 ; 釋太虛 ; 釋化聲 ; 雷殷父 |
|
1979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三) -- 唯識思想論集(三) |
張曼濤 ; 唐大圓 ; 釋默如 ; 佐伯定胤=Saeki, Zyouin ; 李翊灼 ; 唐仲容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五) -- 般若思想研究 |
張曼濤 ; 僧休 ; 竺摩 ; 釋一玄 ; 釋東初 ; 余定熙 |
|
1979.08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六) -- 中觀思想論集 -- 龍樹與中觀 |
張曼濤 ; 維波檀闍黎 ; 佐々木月樵 ; 慧吉祥 ; 陳明德 ; 敬之 |
|
1978.1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四) -- 華嚴典籍研究 |
張曼濤 ; 慈斌 ; 高峯了州 ; 莊為璣 ; 周叔迦 ; 坂本幸男 |
|
1978.07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的編篡始末及出版經過 |
張曼濤 |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
2009.05.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的編纂始末及出版經過 |
張曼濤=青松 |
內明=Nei Ming |
1980.02.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的編纂始末及出版經過 |
張曼濤=青松 |
內明=Nei Ming |
1980.04.01 |
|
|
現代思潮與佛學 -- 佛曆二五二一年十月十五日講於菲律賓隱秀寺太虛講堂 |
張曼濤 ; 陳德美 |
菩提樹=Bodhedrum |
1978.04.08 |
|
|
華嚴經疏論纂要について - 道霈の大著 - |
張曼濤=澹思 |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Indogaku Bukkyōgaku Kenkyū |
1965.01.31 |
|
|
傳心法要に於ける涅槃經の思想 |
張曼濤=澹思 |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Indogaku Bukkyōgaku Kenkyū |
1965.12.25 |
|
|
當代中國的佛教思想 |
張曼濤=青松 |
獅子吼=The Lion's Roar Magazine |
1979.11 |
|
|
當代中國的佛教思想 |
張曼濤=青松 |
哲學與文化=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
1979.08 |
|
|
漢藏佛敎關係研究=Han Zang fo jiao guan xi yan jiu |
張曼濤=青松 |
|
2005 |
|
|
歐美佛教之發展 |
張曼濤=青松 |
|
1978 |
|
|
論人性之開展與自覺 |
張曼濤=青松 |
|
1970 |
|
|
論人性之開展與自覺 |
張曼濤=青松 |
|
1970 |
|
|
禪學史實考辨--禪學專集之四 |
釋道安 ; 張曼濤=青松 |
|
1977 |
|
|
韓國佛教的新宗派 -- 圓佛教 |
張曼濤=青松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二) -- 日韓佛教研究 |
1980.10 |
|
|
魏晉新學與佛教之教涉(五) |
張曼濤=青松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79.10 |
|
|
魏晉新學與佛教之教涉(四) |
張曼濤=青松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79.09 |
|
|
魏晉新學與佛教思想之交涉(一) |
張曼濤=青松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79.02 |
|
|
魏晉新學與佛教思想之交涉(二) |
張曼濤=青松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79.03 |
|
|
魏晉新學與佛教思想之交涉(三) |
張曼濤=青松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79.04 |
|
|
魏晉新學與佛教思想的問題﹝上﹞ |
張曼濤=青松 |
華岡佛學學報=Hwakang Buddhist Journal |
1973.05 |
|
|
關於真空教、羅教與佛教的問題 |
張曼濤=澹思 |
大陸雜誌=The Continent Magazine |
1967.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