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1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
臺灣佛教漫談

 

臺灣佛教漫談

林子青

 

一、台灣地理歷史概況

     台灣是亞洲東部大陸邊沿的海上一個孤島,它的輪廓好像一個紡錘的形狀。經緯度的位置大體在東經一一九度十八分至一二二度六分,北緯二十一度四十五分至二十五度三十八分之間。北回歸線適 [是] 從本島的中部嘉義地方穿過,所以嘉義以南的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屬於熱帶,其北部的台中、新竹、台北、基隆等地屬於溫帶,中部高山的氣候則近於寒帶。

     普通所稱的台灣是指台灣本島,但它還有十四個屬島,在行政上包括澎湖群島在內,還有六十幾個小島。全部面積包括澎湖約三萬六千平方公里。本島南北長三九五公里,最闊處一二三公里,台灣海峽最狹處只有一五〇公里,基隆距福州是一四六海里。

     台灣的地勢自北而南形成本島脊樑的是台灣山脈。這脊條樑山脈偏在島的東部,所以台灣的

 

 

2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
臺灣佛教漫談

河流在西部的長大,形成沖積的平原,東方的斜面則到處是險峻的峽谷,面臨太平洋的深海。中部高山多是原始的森林,自然成為高山族的樂土。物產北部以煤鐵和茶葉為主,中部以米穀和果物為主,南部則以盛產蔗糖和鹽著名。東部的高山出產樟腦,是世界馳名的。其他如瑞芳的金礦、竹東的油井、高雄的水泥廠、澎湖的漁業,都是規模很大的。

     台灣太古的歷史,現在雖無從推考,但就許多文獻來看,秦時的夷州、漢代的東鯷,就是現在的台灣。隋唐以後我國航海事業逐漸發達,加以幾次中原變亂的影響,推動了中華民族海外發展的事業,閩粵居民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下移民到台灣的。

     十六世紀初期,葡萄牙人首先來到台灣,他們遠望這海上美麗的綠島,稱之為伊爾哈。福爾摩沙 Ilho Formosa,葡語意為美麗的綠島。又因澎湖一帶漁船雲集,他們稱之為披斯卡托爾 Piscatorio,意為漁夫之島。至今歐洲人尚多用這種名字稱台灣或澎湖。其後西班牙人及荷蘭人前後佔領台灣的北部和南部,建築堡壘,經營貿易,台灣開始淪於異族的統治。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擊退荷蘭侵略者的軍隊,統治台灣全島,實施漢族的政制 [治];稱全島為東都,置承天府於今日的台南。鄭成功銳意經營,圖復明室,可惜到台不久得病崩逝,嗣子鄭經自廈門奔喪來台,繼承父業,治兵墾田,以復興大明為志。一六八一年,鄭經逝世,又由嗣子克塽繼承統治權。一八八二年,鄭成功部將施琅叛變,親率艦隊進攻澎湖,深入台灣。於是鄭氏三世在台的二十三年統治

 

 

3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
臺灣佛教漫談

即告結束。一八八三年,清侍衛吳啟爵到台接收,依施琅之言,正式命名為台灣,時清康熙二十三年。

     清朝領有台灣之後,行政大權使福建省巡撫統轄,置福建省台灣府,設府治於台南。光緒十三年巡撫劉銘傳始奏請(一說依左宗棠義)改台灣為行省。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甲午之戰」,清軍大敗,結果締結馬關條約,承認台灣割讓於日本。其間約五十年,台灣漢族子孫反抗日帝的壓迫,不知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記錄。

 

二、台灣佛教之情況

     佛教何時傳入台灣,今日很難確定。就可能看到的記錄看來,鄭氏時代已有寺廟的存在,大約荷蘭統治之時佛教就隨漢族移民傳入台灣了。鄭氏三世對於佛教相當敬重,鄭成功到台以後,對於來台的廣東異僧,曾尊為國師,加以優禮。其子鄭經尤為信仰。據連雅堂台灣通史的記載說:「延平郡王以承天府內無叢林,乃建彌陀寺於東安坊,延僧主之」,這也許是台灣最初的寺院之一,但彌陀寺今已不存。此外尚有台南的觀音亭、嘉義的碧雲寺,也都是鄭氏時代所創建的。

     入了清代,閩粵僧侶來者漸多,康熙廿二年在台南建竹溪寺,越年建黃檗寺(今廢),同廿九年建海會寺,同四十六年,嘉義建諸福寺,乾隆年間,台南詩人楊氏獻夢蝶園建寺,即今法華寺

 

 

4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
臺灣佛教漫談

,這些二百多年的寺院,在台灣要算是古剎了。據一九三七年日本政府調查,寺廟數目(包括齋堂)為數達三七〇五所。所創建的年代加以分類,二七〇年前的有五五所,二二二年前的有一九四所,一七〇年前的有三七九所,一二〇年前的有六八七所,七十年前的有九三二所,五十年前的有六一三所,其他年代不明的有八四五所。

     台灣雖有這麼多的寺廟,然並不全屬佛教所有,它是包括各種宗教信仰的建築物,其中多數的規模是很小的,而且二十年來也逐漸零替了。     茲試就所知將號稱台灣五大寺院的沿革介紹一下:

一、台南開元寺     本是鄭成功初到台灣避暑的別墅,成功死後其子鄭經大為增築,改稱北園別館,奉母董氏居之。鄭氏亡後,至康熙二十九年,由當時台南巡道王效宗等改為寺院,初名海會寺,當時鄭氏部將不願仕於清朝的,多削髮投身於海會寺。到嘉慶年間,改稱為海靖寺,後又改為榴環寺、榴禪寺,大概太平天國時代,福州鼓山某僧始改為開元寺。今寺中大殿配祀鄭成功夫婦塑像,而鄭成功的筆蹟和遺器則珍藏在開元寺的大室作為鎮寺之寶。

二、岡山超峰寺     建於咸同年間,規模甚小,三十餘年前僧承定就寺左建龍湖菴,為女眾道場,住眾多至百餘人。又在山巔建立大殿,開闢叢林,惜規模太大,內部尚未完成,就與龍湖菴,同被日軍拆毀作為防空陣地。光復後地方人士有復興的建議,恐怕非一時所能成就了。

 

 

5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
臺灣佛教漫談

三、新竹法雲寺     為泉州覺力和尚到台後所創建,規模相當偉大,最盛時候,住僧達百餘人,寺處山中,有良田數百畝可以自耕,實在是實行農禪的好道場。可惜廿餘年前當地發生地震,殿宇全被震壞,至今尚未修復。

四、台北凌雲寺     一稱觀音山,離台北三十里,交通不便,所以寺中僧眾多居台北的下院,本圓和尚住持數十年,寺務一直是覺淨負責的,以前道風頗盛,那些不願在台北龍山寺應赴經懺的僧眾多到山上去靜修,可惜山高路遠,建設不全,不久就趨於寥落了。本圓和尚圓寂後,現由覺淨和玄妙二師分任正副住持,也只是維持現狀而已。

五、基隆靈泉寺     寺在月眉山,為善慧和尚所創建。他和國內佛教界時通聲氣,所以知道的人比較多。太虛法師於民國六年曾到那裡講學,著有東瀛采真錄。但是寺屋只有兩三進,而且基隆多雨,僧眾都不願意久住。善慧和尚久已退位,住持也一再更人。現在的情況當更不如前了。

     以上五大寺院,現住的僧眾恐怕不過五六十人,據台僧妙吉(覺力之徒,曾在武昌佛學院留學,歸臺後,已圓寂)二十餘年前所寫的「台灣佛教之歷史及現狀」(海潮音文庫第三編佛學歷史)看來,當時台灣寺院住僧的人數:台北靈泉寺三十餘人、龍山寺三十餘人、凌雲寺二十餘人、台南開元寺三十餘人、超峰寺三十餘人、法華寺二十餘人、新竹法雲寺八十餘人、圓光寺二十餘人、開善寺四十餘人、蓮花寺二十餘人、台中慈善寺三十餘人。

 

 

6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
臺灣佛教漫談

 

三、在家佛教的齋教

     本文不能不提的是台灣的齋教。這是混合着儒道主張三教同源的一種在家佛教。齋教有先天、龍華、金幢三派,據說都是從禪宗六祖慧能傳承下來的。相傳六祖為避法難,隱於漁家者四年。其間常穿俗服經商,從事布教,後來在廣州落髮成為南宗禪之祖。那時有莊懷讓和馬道一兩人,以俗人身受六祖衣鉢,而為七代之祖,不論僧俗士庶,皆宣傳其道,於是遂立齋教。設三乘之學,首先創立先天派,至第十五祖歸全元的派下有名黃昌成(九祖)者於咸豐十年間渡來台南,築報恩堂,這是台灣先天派的濫觴。

     龍華派是明嘉靖年間山東地方羅因(一稱羅祖)所創立。至清雍正年間,其第十祖陳普同在福建興化新設一堂成為龍華派的大本山。至第十六祖盧普濤渡來台南,宣教六年,又歸興化,其第子普爵始創設德善堂於台南,這是龍華派在台產生的因緣。

     金幢派以明朝的王左塘(太靈)為祖,萬曆二十六年得神宗的信仰,創設八十一個齋堂,又得其徒董應亮,大揚宗風。董的徒弟王祖亮亦普繼承師業。那時有一漁商蔡文學者,皈依了王祖亮,幡然放棄漁業做了齋公,至台南創立慎德堂,是為台灣金幢派的教祖,一般稱之為蔡阿公。一說齋教的主流為龍華派,而以王太靈為祖的金幢派和以黃九祖為祖的先天派則為其分派。史實如

 

 

7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
臺灣佛教漫談

何,且留待學者去考證。

     台灣齋教三派的教義和儀禮,雖有大同小異,至於三派信仰的對象,都以釋迦牟尼和觀音菩薩為本尊。生活原則上所不同的是:先天派禁婚娶,而且須絕對素食。龍華和金幢二派則不禁婚娶,且其素食亦限於一定的時日,普通叫做持「華齋」,自然信仰虔誠的人也有完全長齋的。要之,先天派比較多帶儒教思想,持戒量為嚴格,富於自力思想,不容易允許齋友加入,故其團結相當堅固。金幢派似較多雜道家思想,缺乏進取的精神。龍華派最具社會的色彩,持戒較緩,容易接近群眾,故齋友的人數在三派中為最多。

     齋教齋友的階位,各派名稱不同,茲列舉如左:

龍華派分為:空空、大空、清熙、四偈、大引、小引、三乘、大乘、小乘九品。

金幢派分為:上恩、叔公、管前、本管、首領、船頭、會首、護法、眾生九品。

先天派分為:師位、十地、頂航、保恩、引恩、證恩、天恩、眾生八品。

     上面這些階位的分別,似乎是明末清初那些志士所創造的,本來帶有一種祕密結社的意味,局外人很難明白其中的奧祕,但是到了今日,這種階位的分別,似乎並不如何認真,而且也早失其作用了。齋教的三派中都各各有許多齋堂,形成一個儼然的系統。據一九二〇年的調查,台灣這三派的信眾約有十八萬人,共有齋堂六百三十餘所。到了一九三七年嚴密證記,只剩下二百三

 

 

8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
臺灣佛教漫談

十六所。比較具有歷史至今尚存在的,只有台南的慎德堂、台中的慎齋堂和新竹的淨業院幾處而已。

 

四、日本僧徒與台灣僧徒

     日本佔領台灣以後,日僧自然跟踪而至。這些日僧最初是以從事布教師的姿態踏上台灣的。後來在日本政府援助之下,有的自建寺廟,有的將固有的寺廟改造,佔為己有,種種方式,不一而足。規模比較大的是台北的東西兩本願寺的別院、淨土宗別院、曹洞宗別院、高野山別院、臨濟宗別院、日蓮宗別院等,其他或稱別院或稱布所教之類,遍布於台灣各大小都市,大約有二百餘所。日本投降以後,這些日僧寺廟的動產和不動產,已完全被國民政府所接收,交由各市縣政府的教育局管理,並允台灣僧人聲 [申] 請使用。但大多數規模較大的寺院,早被日本政府機關和社會團體所佔用,亂糟糟的情形是可以想像的。

     日本統治台灣的時期,台灣佛教自然以日僧為主體,本島僧人只是附庸而已。日本政府在台灣總督府的文教局之下設立一個社會課,主管台灣的佛教,辦理寺廟財產法物和僧尼的調查和登記工作,按月出版「南瀛佛教」一冊。一半是日文,一半是漢文,雖說是佛教刊物,實際卻是日本政府的喉舌。二十年前,台灣林德林曾在台中出版一種「中道」,純粹是漢文的佛教刊物,大

 

 

9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
臺灣佛教漫談

概出了幾年,終因言論不能自由被迫停刊。台灣光復以後,本島緇素自己組織一個台灣省佛教會,創辦「台灣佛教」月刊一種,由林學周任社長,曾景來任編輯,已經出了兩年,現在大概尚在出版吧!

     台灣佛教的幾位領袖,除覺力和尚已在廿年前圓寂外,如基隆月眉山善慧和尚、台中真常法師、台南開元寺得圓和尚、台北觀音山本圓和尚等,均在光復後相繼逝去,這是台灣佛教無可補償的損失。目前老輩中尚有德融、心源、覺淨、智性、妙果、德林、善昌、義存,中年輩有高執德、王進瑞、鄭羅漢、鄭松筠、蘇祈財、曾景來、李添春、胡道齋、宋修振、辜添泉、林宗心、林達真、林賢頓、黃玄妙、陳火炎、斌宗、普壽、無上、達玄等。女眾方面有基隆楊普良,台北妙清、達超、大甲妙然、新竹陳婉燕,台中張月珠,後里呂妙識,台南何稚教,屏東黃小霞。這些緇素男女大德都是肩負今日台灣佛教的龍眾,他們為法的獻身努力,真是數十年如一日,讓作者在這裡遙致敬意,希望他們繼續發無上心為迎接新的時代而奮鬪。

 

 

編輯旨趣 臺灣佛教漫談 臺灣佛教史 東臺灣宗教視察紀要 明末清初的臺灣佛教
臺灣佛教新運動之先驅 回顧臺灣佛教 了解臺灣佛教的線索 一九五〇年代臺灣佛教 今日臺灣的佛教
日產寺院之變遷 今日的臺灣佛教及其面臨的問題 臺灣最早興建的寺廟 清代臺灣之佛教寺廟 臺灣的第一座寺院-竹溪寺
臺南古剎彌陀寺 北園別館與開元寺 夢蝶園改稱法華寺年代考 蔣允焄擴建法華寺 附錄:臺灣的齋教由來
         
回目錄